
2025年2月26日,广东省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再次迈出坚实步伐,彰显出其在高科技领域持续深耕的决心与实力。近年来,广东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深厚的产业基础、巨大的技术潜力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正加速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全新高地,为未来的科技竞争抢占先机。
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从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到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并强调“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广东的紧迫感与决心溢于言表。短时间内的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示了广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其时不我待的发展精神。
广东的底气来自何方?首先,经济实力是基础。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4万亿元的省份,广东连续36年稳居全国经济总量首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产业基础雄厚。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强悍的制造能力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坚实支撑。此外,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产业规模已达1800亿元,算力规模、企业规模等均居全国前列,技术潜力巨大。
在政策引导方面,广东同样不遗余力。近日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引进和培育3-5家独角兽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同时,围绕模型算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先进材料等加强全产业链布局,部署一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学研平台,加快智能机器人及关键技术在工业制造、家政服务、智慧安防等典型场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撑。
然而,广东在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高端人才的匮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广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众多,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仍然不足,影响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速度。为此,广东提出将把吸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作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采取更加便捷优惠的措施,针对性引进高端人才、高水平团队,进一步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力度。
在思考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时,我们不禁要问:广东如何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瓶颈,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答案或许在于持续创新、深化合作与加强人才培养。广东需要继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此外,广东还应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拓宽发展空间。
广东加速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的举措,无疑将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广东将凭借其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创新,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