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一直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60万名女性新发病例,其中多数发生在低收入国家。虽然宫颈癌的主要病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经被明确,并且HPV疫苗的广泛推广正在减少其发病率,但新近研究提示,宫颈癌的发生并不仅仅与病毒直接相关,女性阴道微生态环境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揭示,乳酸菌在预防宫颈癌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微生态干预提供了令人振奋的新方向。
乳酸菌是维持女性阴道健康的关键“居民”,特别是Lactobacillus属菌种,它们通过产生乳酸、过氧化氢和其他代谢物,形成低pH环境,有效抑制病原体的定植和扩散。健康女性的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群,但研究发现,在宫颈癌前病变甚至癌变患者体内,这一平衡常被打破。根据《Scientific Reports》2024年的研究显示,乳酸菌丰度下降而兼性厌氧菌比例上升,是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典型菌群特征。
这一变化不仅仅是“陪跑现象”,而可能是推动病变发展的关键参与者。Nature的一项研究团队对人宫颈干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实验,发现特定乳酸菌代谢物能影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甚至逆转由HPV引发的潜在癌变信号(Myeong et al., 2025,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指出,Lactobacillus crispatus等菌种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异常增殖,有可能延缓癌前病变向宫颈癌的演变。
除了代谢物直接影响细胞信号通路外,乳酸菌还能间接调节宿主免疫反应。《Scientific Reports》2024年的另一项研究指出,宫颈癌患者阴道中,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水平显著升高,而这种炎症反应与乳酸菌缺乏密切相关。通过动物模型验证,研究人员发现补充特定乳酸菌后,局部炎症水平显著下降,表明其可能对HPV引起的慢性炎症起到缓解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微生态失衡的早期检测与干预正在逐步走向临床可行。例如,一项来自瑞典的多中心研究(Edfeldt et al., 2024)比较了不同女性阴道微生态组型的功能差异,提出乳酸菌丰度可作为宫颈癌早筛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结合HPV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双提升。这种“联合筛查”模型或许会在未来成为临床标准。
微生态干预手段也逐步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益生菌口服补充。目前已有研究尝试使用乳酸杆菌含量丰富的阴道栓剂或凝胶,在局部调节菌群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乳酸菌的保护作用。一项由中国新疆地区开展的试验还观察到维吾尔族女性因传统饮食和生活习惯影响,其阴道菌群多样性更高,乳酸杆菌比例偏低,宫颈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女性,这再次突出了菌群对疾病易感性的调控作用。
虽然乳酸菌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但已有证据提示其从“旁观者”逐步走向“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无论是作为风险监测的生物标志物,还是作为免疫调节的靶点,乳酸菌都为宫颈癌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而在HPV疫苗尚未覆盖全球、部分女性对疫苗持犹豫态度的背景下,微生态调控或许能提供另一种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抗击宫颈癌的道路上,疫苗、筛查、治疗固然重要,但“看不见”的微生态世界或许才是这场战役中被忽视的关键力量。未来,若能在公共卫生政策中融入微生态健康管理,辅以人群定制化菌群调节方案,或许真正可以从源头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
Myeong, J., Lee, M., Kim, J. H., et al. (2025). Microbial metabolites control self-renewal and precancerous progression of human cervical stem cel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Link
-
Li, X., Xiang, F., Liu, T., et al. (2024). Leveraging existing 16S rRNA gene surveys to decipher microbial signatures and dysbiosis in cervical carcinogenesis. Scientific Reports. Link
-
Norenhag, J., Edfeldt, G., Stålberg, K., et al. (2024). Compositional and funct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vaginal microbiota of women with and without cervical dysplasia. Scientific Reports. Link
-
Bai, B., Tuerxun, G., Tuerdi, A., et al. (2024). Analysis of vaginal flora diversity and study on the role of Porphyromonas asaccharolytica in promoting IL-1β in regulating cervical cancer. Scientific Report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