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酵素”真有那么万能?减肥、抗癌、抗衰老的神话该停一停了

近年来,酵素饮品在保健品市场中可谓大行其道。无论是明星直播间,还是社交平台的短视频,酵素被塑造成可以“调理肠道、加速新陈代谢、抗氧化、抗衰老,甚至预防癌症”的万能药。不少消费者为此心动,不惜高价购买酵素粉、酵素原液或酵素果冻,用于减肥瘦身、美容养颜。然而,这些“疗效”是否真有科学依据?酵素到底是“健康帮手”,还是“智商税”包装下的商机产物?

从科学角度看,酵素一词源自日语,是对“酶(enzyme)”的音译。在生命科学中,酶是一类能够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中,对消化、代谢、免疫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我们身体里的确存在“酶”这种物质,但它们是内源性合成的,通常不会通过外部摄入的方式直接增强。

问题在于,酵素产品所含成分与体内酶之间的联系非常有限。酵素饮品大多由水果、蔬菜、菌类等原料发酵而成,其本质上是微生物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分解和转化的一种过程。最终得到的是含有少量氨基酸、有机酸、糖类及微量维生素的混合液体。在常温储存和饮用过程中,这些外源性酶极易失活,在进入胃酸环境后基本会被分解,无法以完整形态参与体内的生理反应。换句话说,“喝酵素补酶”在人体内根本无法实现。

有人可能会提出,酵素饮品能改善便秘、促进减重,是不是说明它们真的有效?这类体验往往来源于酵素中所含的大量益生菌发酵产物或泻药成分,比如番泻叶、决明子等。这些成分会刺激肠道蠕动,让人短期内出现“轻盈感”,却非真正的代谢增强。长期使用甚至可能扰乱肠道菌群、损伤肠壁黏膜,反而对健康造成伤害。

至于抗癌或抗衰老的说法,更是缺乏严谨证据支持。当前医学界关于酶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酶制剂”作为药物辅助剂的特定场景,比如蛋白酶抑制剂配合化疗,而非通过日常饮用的“酵素饮品”来预防癌变。抗衰老方面也存在类似误区,任何一种饮料或保健品都无法阻止自然老化过程,更不可能通过外源性酵素来“逆转时间”。

市场上的酵素热潮,很大程度上是营销话术的胜利。在广告中,“天然发酵”、“无添加”、“多重酶种”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词,营造出“越贵越健康”的认知误区。但事实上,不同品牌酵素的原料、发酵工艺、活性成分差异极大,且极少有经过双盲对照临床试验验证功效。即便个别产品声称“有检测报告”,也往往来源于第三方不权威机构,缺乏科研价值。

此外,还有值得警惕的一点:酵素饮品并非完全无害。部分产品糖分含量极高,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能量摄入过多,适得其反,甚至诱发代谢类疾病;部分未经严格控制的发酵品还可能存在细菌污染、酒精残留等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如果被“天然发酵”迷惑而忽视成分表,风险并不低。

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建立在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的基础之上,而非寄希望于任何“魔法饮品”。想要减肥、抗衰、预防疾病,需要长期的健康管理,而不是追求短暂的“排毒式轻盈”。与其迷信酵素,不如多吃些蔬果,补充膳食纤维和天然维生素,才是更实际可行的选择。

面对五花八门的健康产品,理性消费、科学认知尤为重要。酵素并非洪水猛兽,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如果将其作为普通饮品适量摄入,无需谈“酵”色变,但若想依赖它“美体抗老”,就未免被过度营销牵着鼻子走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科普知识

减肥路上那些你以为对的“好习惯”,其实是陷阱?常见误区一次看清

2025-3-16 16:48:23

科普知识

“轻轻一震就能瘦”?震动减脂仪真的是躺瘦神器吗?

2025-3-16 21:41: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