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

诗人张九龄:盛唐风骨与清澹诗宗

一、人生轨迹:岭南孤星,开元贤相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代政治家、诗人,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其人生轨迹充满士大夫的理想光芒:

  • 岭南破壁:出身岭南寒门,13岁以《答严给事书》震动文坛,弱冠中进士,打破“南蛮不登科”的偏见,时称“岭南第一人”。
  • 开元砥柱:历仕玄宗朝,官至中书令(宰相),以“不卖公器,为政尽忠”著称,谏废安禄山、整饬吏治,被誉为“曲江风度”。
  • 贬谪悲歌:因李林甫构陷罢相,贬荆州长史,作《感遇》十二首明志,三年后病逝,玄宗每荐相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从“岭南孤星”到“盛世柱石”,其人生浓缩了盛唐士人的精神高度与政治理想。

二、诗歌成就:清澹开盛唐,五古立新宗

  1. 盛唐山水诗先驱

扭转初唐绮丽诗风,以山水寄寓高洁人格,开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先河。胡应麟评“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诸家皆其羽翼”。

  1. 五言古诗宗师

复兴汉魏风骨,《感遇》十二首继承阮籍《咏怀》传统,以兰桂竹石自喻,朱熹赞“正大温润,浑然天成”。

  1. 诗格与人格统一

将政治家的胸襟融入诗歌,语言质朴而寄托深远,王士祯称“唐五言古诗凡数变,而约以二派:陈子昂、张九龄为一宗”。

三、代表诗篇:明月清辉照千古

  1.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以皓月写宇宙情怀,“海上生明月”成中华文化共同审美符号,被推为“五律中秋诗压卷之作”。

  1. 《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借草木明志,以“本心”对抗权奸,开创“君子诗”范式,苏轼“菊残犹有傲霜枝”化用其精神。

  1.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以青绿山水笔法写庐山瀑布,色彩瑰丽而意境清空,启王维“江流天地外”之妙境。

四、后世影响:文宗风骨耀千年

张九龄的文化遗产超越时代:

  • 政治典范:宋代包拯、明代张居正皆以“曲江风度”为士大夫楷模;
  • 诗脉传承:陈子昂风骨得其深化,李白“明月出天山”承其气象,张说赞其“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
  • 岭南文脉:打破地域文化壁垒,韩愈贬潮州时叹“曲江山水闻来久”,苏轼更尊其为“南天文学之祖”。

结语:张九龄的诗,是盛唐明月在岭南砚池中的倒影,是士人风骨在青史长卷上的钤印。他以“草木有本心”的孤高,铸就唐诗清澹之魂;以“海上生明月”的浑融,照亮中华千年文脉——这位从瘴疠之地走出的宰相诗人,用生命证明:真正的盛唐气象,不在金殿霓裳,而在霁月光风的精神海拔。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唐朝诗人

高适

2025-3-10 16:20:24

唐朝诗人

罗隐

2025-3-17 13:00: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