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 字飞卿,号温钟馗,晚唐著名诗人、词人,花间词派鼻祖,与李商隐并称“温李”。其词风秾艳绮丽,诗作精工雕琢,尤擅音律,被尊为“花间派开山宗师”,对宋代婉约词影响深远。

一、成就

诗词革新

  1. 花间词派奠基:开创“词为艳科”传统,代表作《菩萨蛮》系列(如“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以闺阁情思、华美意象奠定词体婉约风格。
  2. 律诗大家:工于近体诗,与李商隐齐名,《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简练白描写羁旅之苦,被誉为“意象并置”典范。
  3. 音乐造诣:精通音律,能逐弦吹之音作词,革新词与音乐的配合形式,推动词体独立发展。

二、人生经历

早年才名与科场失意

出身太原祁县没落贵族,才思敏捷,八叉手成八韵,人称“温八叉”。屡试进士不第,因讥讽权贵、纵酒狎游,被斥“士行尘杂”,终身困顿。

幕府漂泊与放浪生涯

辗转襄阳、淮南等地幕府,曾任方城尉、国子助教等微职。常出入歌楼酒肆,与乐工歌妓交往,词作多诞生于风月场中。晚年因触怒宰相令狐绹,遭打压,潦倒而终。

三、诗篇特色

题材与风格

  1. 闺情艳词:以女性视角写相思离愁,如《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含蓄哀婉。
  2. 咏史怀古:如《过陈琳墓》“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借古人抒怀才不遇之愤。
  3. 羁旅写景:如《利州南渡》“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清丽中见苍凉。

艺术手法

  1. 意象密集:善堆砌金玉、锦绣、花鸟等富丽意象,如“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菩萨蛮》)。
  2. 含蓄隐喻:以女性服饰、闺阁陈设暗示情感,如“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暗喻孤独。
  3. 声律严整:注重平仄音韵,《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音律谐婉如乐。

语言特色

辞藻华美绮靡,如“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菩萨蛮》);

亦偶见疏淡之笔,如“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赠少年》),雄健洒脱。

四、历史地位

温庭筠上承南朝宫体诗余韵,下启五代《花间集》词风,其“香而软”的词体被欧阳炯奉为“花间范式”。虽因“侧艳之词”受正统诟病,却以音律精微、意象绵密,成为词从民间曲艺转向文人雅化的关键人物。诗作亦以“格韵清拔,含思悲凄”(清·贺裳评),在晚唐独树一帜。王国维评其“句秀”,谓其以辞藻之美,为宋词繁荣铺就第一级阶梯。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唐朝诗人

王勃

2025-2-27 14:49:36

唐朝诗人

王昌龄

2025-2-27 15:11: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