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650年-676年) 字子安,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以才华横溢、文风革新著称。其诗赋气势恢宏,骈文尤负盛名,代表作《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惜英年早逝,却为盛唐文学开启先声。
一、成就
诗歌革新
- 突破齐梁余风:扭转六朝浮艳文风,注入刚健骨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壮阔胸襟升华离别之情。
- 五言律诗奠基:推动律诗定型,《江亭夜月送别》“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为盛唐律诗典范。
骈文巅峰
- 《滕王阁序》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尽自然壮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抒士人抱负,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堪称骈文史绝唱。
文学理论
- 主张“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其创作实践为陈子昂、李白等盛唐文人铺路。
二、人生经历
神童早慧与仕途初展
-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六岁能文,九岁注《汉书》,十六岁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任沛王府修撰。
- 因作《檄英王鸡文》触怒唐高宗,被逐出长安,游历蜀地,写下《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等漂泊之作。
宦海沉浮与短暂辉煌
- 补任虢州参军,因杀官奴获死罪,遇赦免职,其父亦受牵连贬交趾令。
- 675年赴交趾探父,途经南昌即席作《滕王阁序》,满座惊叹;次年返程渡海溺亡,年仅27岁。
三、诗篇特色
题材与风格
- 壮阔与悲慨并存:如《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以宏阔时空反衬人生渺小;
- 边塞诗先声:如《陇西行》“开壁左贤败,夹战楼兰溃”,气势雄浑,启高适、岑参边塞之风。
艺术手法
- 对仗精工:律诗严守平仄,如《咏风》“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以风喻人,浑然天成;
- 虚实相生:如《别薛华》“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将个人遭际升华为普世羁旅之叹。
语言特色
- 凝练警策,善用典故,如《滕王阁序》引冯唐、李广等事抒怀;
- 亦具清新自然之语,如《郊园即事》“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淡泊中见高远。
四、历史地位
王勃以“光耀初唐,力扫积弊”的文学革新,终结齐梁颓风,为盛唐诗歌繁荣奠基。其骈文“壮而不虚,刚而能润”(《唐才子传》评),诗作“高华超逸,器局浑成”(明·胡应麟评),虽如流星短暂,却以《滕王阁序》的绝世才华,在文学史上刻下“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评四杰语)的永恒印记。